国际汉语教育博士

课程简介

  • 课程期限

    本课程正常修业期限为3,最长修业期限为6年。

  • 授课方式

    面授课程

  • 授课语言

    中文/英文

  • 学术领域 / 知识范畴

    语言学/汉语教育

学习计划

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的科目学习后,与导师商定确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应符合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表一:必修科目 (21学分)

序号

科目名称

学分

种类

备注

1

语言教学研究方法

3

必修

所有必修科目在第一学年完成

2

全球化视野中的语言教育

3

必修

3

国际汉语教学专题

3

必修

4

汉语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

3

必修

5

教育心理学

3

必修

6

第二语言习得

3

必修

7

专业葡语/专业英语

(任选一科)

3

必修

表二:选修科目(6学分)

序号

科目名称

学分

种类

备注

1

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专题

3

选修

在导师建议下选择其中两个专题修读,取得6学分

2

汉语研究与汉语教学专题

3

选修

3

多元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专题

3

选修

表三:其它(6学分)

序号

科目名称

学分

种类

备注

1

教学实习

3

必修

第二学年完成,教学实习总时数一般为60小时,并提交1篇实习报告

2

学术论文

3

必修

参看“七、教学要求4.”

表四:学位论文(12学分)

序号

科目名称

学分

种类

要求

备注

1

论文

12

必修

字数不少于8万字

第二、三
学年完成


科目简介

必修科目

语言教学研究方法 (3学分)

本科目是研讨语言教学研究方法的理论课,包括对国外语言教学研究理论的分析和对以汉语作为目的语教学的研究理论的讨论两大主体。并将尤其注重汉语作为目的语的教学研究理论探讨,以期推进师生此领域的研究与反思。

 

教育心理学 (3学分)

本科目为学生提供教育心理学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分析,包括普遍教育心理学理论、针对外语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及其对应的教育案例探讨。这门科目为汉语国际博士增添教育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结合教育学研究方法,探讨汉语语言教育中的学习者心理与学习行为、教师心理与教师行为等。

 

全球化视野中的语言教育 (3学分)

本科目主旨在于将汉语国际教育放置在全球化趋势下客观认识并加以研究,将其与不同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语言教育相比较,尤其关注语言教育实效、生源分布及其变化、各国语言教育机构发展趋势等。注重当前汉语教育面临的问题研究。

 

国际汉语教学专题 (3学分)

本科目注重研讨汉语国际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真实案例分析的样式,详细探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各组成要素的教学方法、技巧、效果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 (3学分)

本科目主旨在于探讨汉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本体和承载文化传播的载体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发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相关性和区别度,如何更好地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等。

 

第二语言习得 (3学分)

本科目回顾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流派和观点、当前研究前沿课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理论的认识,并培养学生从汉语特点出发,探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实习 (3学分)

教学实习包括授课、担任辅导和完成实习导师交给的其他教学活动任务,成绩评定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类。实习结束后,学生需带回实习单位负责人签署的实习鉴定书,并需提交1篇实习报告(附真实实习图片),并在实习交流会上作ppt报告。其他具体细则参照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博士海外实习条例执行。

 

学术论文 (3学分)

学生最迟在第三学年上学期应完成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论文主题属于广义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期刊需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生学术咨询小组认可。成绩评定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类。

 

外语必修(二选一)

专业葡语 (3学分)

本科目主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并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外语教学需要突出本专业领域常用词汇、口语交流和书面阅读能力的提升。配合本课程学习所要求的海外实习以及面向海外汉语教育的就业和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的专业外语达到较高水准。

 

专业英语 (3学分)

本科目主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并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外语教学需要突出本专业领域常用词汇、口语交流和书面阅读能力的提升。配合本课程学习所要求的海外实习以及面向海外汉语教育的就业和研究向,要求学生的专业外语达到较高水准。

 

选修科目(三选二)

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专题 (3学分)

该专题包括教学法发展与创新、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网络时代的教育发展、东西方教育观念和方法对比研究等内容。在探讨中外教学思想、教学法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关注国际教育界发展前沿。

 

多元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专题 (3学分)

该专题包括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亚洲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结合授课教师丰富的海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开展典型案例研讨。

 

汉语研究与汉语教学专题 (3学分)

该专题包括汉语虚词研究与教学、语言技能专项教学、语言测试理论与方法、语言类型学等板块。根据授课教师的研究专长和领域开设不同分主题,主旨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素养,开拓学术视野。

 

论文

论文 (12学分)

需在18个月内完成一篇8万字以上的学位论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技巧、中外语言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研究、语言测试研究等。论文要求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学习要求

修读共计45学分: 1. 第一学年,要求学生修读完“表一”的七门必修科目和“表二”中的两门选修科目,科目授课方式採用前沿理论讲授、专题讨论、指导阅读等。每门科目结束后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或提交一篇专题研究报告。学生的各科成绩根据课堂讨论、考试成绩、专题报告等综合评定。 2. 第二学年,要求学生完成教学实习,并提交1篇符合学院要求的实习报告。 3. 学生必须完成修读并通过“表一”、“表二”规定的9个科目,取得27个学分后,需撰写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答辩。完成开题答辩后方可根据学院制定的论文阶段写作流程进行正式写作。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为24个月。 4. 学生在读期间需在大学认可的二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和一篇会议论文。发表学术论文需与毕业论文相关,成果发表并须符合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指引”要求。 5.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评审及论文答辩。

学习时间

1. 一般情况下,课程之科目修读部分为12个月,论文写作期为24个月(含教学实习期1个月)。 2. 课堂一般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六日间或晚间进行。

毕业资格

学生须符合下列各项规定,并经大学学术及教学委员会通过可获颁发博士学位: 1. 在所属课程之修业期内完成及通过学习计划的要求,各科目成绩(不含学位论文成绩)累计平均积点不低于2.50; 2. 遵守大学的修读守则; 3. 缴清指定费用及归还所借的大学财物。 备注:所有课程大纲及学习计划,按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公报所载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