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院舉辦第二屆葡風澳韻講壇暨「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建設研討會

image.jpg

現場大合照

由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主辦的第二屆葡風澳韻講壇暨「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建設研討會202446日在澳門科技大學N座禮堂舉辦。本次研討會特邀境內外16位語言學及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前來演講,吸引了校內外逾百名師生到場參與。本次研討會是澳門科技大學建校24週年的校慶重點系列活動之一,同時也是響應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倡議而舉辦的2024年「國際中文日」活動之一。

開幕式上,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講座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熱烈歡迎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他指出,中文不僅架起了文明互鑒的橋樑,也是增進國與國之間的理解、實現社會包容的關鍵途徑。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中文教育格局,加強中文與世界各國語言的雙向交流,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更是語言研究者與國際中文教育者們畢生奮鬥的重要目標之一。會議的舉辦將極大地加強大中華地區「語言、教育、文化研究與推廣」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助力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可持續高質量創新發展。


image.jpg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講座教授致辭


    此次研討會共設三場分會,分別由國際學院魏慧萍副教授、胡波副教授和尤舒翔助理教授主持。與會專家為師生們帶來了十六場內容豐富精彩的演講。


image.jpg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東南亞中文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吳堅教授演講

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東南亞中文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吳堅教授首先發表題為《加快塑造中華語言文化國際傅播新動能》的演講。吳教授表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至關重要,而中華語言文化國際傳播是構建這一體系的主要抓手。在加強中華語言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程中,我們要立足全球視野,堅守人文交流初心,積極推進多元文明交流互鑒,著力開拓中華語言文化國際傳播工作新局面。


image.jpg

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孫宜學教授演講 

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孫宜學教授在題為《國際中文教育輿中文世界化》的報告中,分別闡述了國際中文教育與中文世界化的當前形勢、機遇挑戰以及應對挑戰的可行方案和路徑。他倡議應根據中文世界化的重新佈局和推廣的變化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各類社會生活活動,以中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中文「世界化」未來可期。


image.jpg

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院長陳志偉教授演講

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院長陳志偉教授在報告《全球視野下的跨文化交際輿文化傳播:廈門大學的實踐輿創新》中以廈門大學為例,分三部分詳細闡釋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現狀與應對策略:「應為」——接續交流合作的傳統與基礎;「有為」——國際中文教育的實踐和發展;「可為」——應對挑戰創新式開拓與發展。


image.jpg

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馬曉樂教授演講 

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馬曉樂教授在演講《弱傳播輿強共情:國際中文教育文化教學的方略探微》中提出從「弱傳播」敘事體系為著眼點,探討國際中文教育文化教學,達到「強共情」傳播效果的路徑,並以主題為「中式藝術生活的『情、趣、味、美』教學實踐展示了如何「重返事物本身,回到我們實際體驗的世界」。


image.jpg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院長陳恩維教授演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院長陳恩維教授的演講《羅明堅輿國際中文教育的緣起》以傳教士羅明堅為例,介紹了他的漢語學習材料、學習方法、留下的漢語學習遺產以及其產生的深遠影響。陳教授表示:我們對於中國傳統蒙學和國際漢語教育的效能及蒙學的世界性文化意義的重新評估,對當代中西人文交流互鑒仍具有一定的歷史鏡鑑意義。


image.jpg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主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李行德教授演講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主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李行德教授在題為《雙語社會中的一種言文不一致現象》的演講中,從香港社會存在的「言文不一致」現象入手,討論了造成這種語體混合現象產生的可能原因以及對中文教育的負面影響。他提出,應改變學術評估體系,提高學術中文的地位,投入資源、加強學術本土化,並在校內訂立和推行更明確的語言政策,要求學生有足夠能力用中文表達學術思想。


image.jpg

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原系主任潘海華講座教授演講 

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原系主任潘海華講座教授在演講《從形式句法語義看「自指」和「轉指」》中,從「漢語形式句法」的角度著重探討了自指和轉指的分類、定義界限不清的現狀,以及該分類給句法討論和統一分析等研究帶來的困難和矛盾,引發了聽眾對該問題的深入思考。


image.jpg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語言學》原主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工作室首席專家胡建華教授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語言學》原主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工作室首席專家胡建華教授在《新描寫主義與國際中文教育》的報告中指出,通過微觀來看待共性和個性,對國際中文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國際中文教育的重點是語言的教育,而語言的教育歸根結底要落實在微觀上。若從新描寫主義的視角探討兒童語言獲得和二語習得,都要進行微觀分析,而雙向生長模式是一個進行微觀描寫、細粒刻畫分析的理論框架。


image.jpg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原所長、深圳市孔雀鵬城學者、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劉丹青教授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原所長、深圳市孔雀鵬城學者、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劉丹青教授在演講《「80後」類年齡表達的語言文化動因及其理論含義》中,從漢語年齡表述出現顯著迭代這一現象入手,通過數據觀察,分析了該現象的成因、趨勢及理論含義,並指出上述現象反映出語言庫藏對文化和認知模式的強大反作用。


image.jpg

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袁毓林講座教授演講 

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袁毓林講座教授在題為《ChatGPT語境下語言學的挑戰和出路》的報告中討論了ChatGPT等大模型給語言學家帶來的挑戰,倡導有志於面向人工智能語義學研究的年輕學者能夠從語言學角度去關心和研究分佈式語義學,並提出了語言學家跟ChatGPT等大模型之間存在的嵌入、副駕駛及智能體這三種協作模式。


image.jpg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文理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粵港澳術語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周薦教授演講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文理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粵港澳術語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周薦教授的報告《近現代新詞與外來概念的和諧共生》從「漢語詞形演變的文化特點」「近現代外來概念中文表述的詞彙選擇」和「日本漢字詞取用的從權及其與漢語詞的契合」三方面探討了漢語近現代新詞與外來概念的和諧共生。他表示,漢語詞彙在歷史上發生過的每一個重要變化,都是因為社會飛速發展中出現的大量新概念產生了對於負載新概念的新詞彙單位的需求。


image.jpg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特聘教授演講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特聘教授在報告《多元一體的華語世界》中從「三環同心圓」理論出發探討了華語環圈的分類標準及具體範圍,指出處於不同環圈內的華語應該有不同的教育和傳播模式。他指出,可借鑑英語國際化歷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積極推動漢語的國際化進程,並呼籲應給予境內外廣泛存在的普通話變體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尊嚴。


image.jpg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院長馮麗萍教授演講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院長馮麗萍教授在報告《以高質量學術期刊支持國際中文教育學科建設》中論述了學術期刊在學科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從「多層次、多視角設計論題」「精準約稿與開放投稿」和「關注青年學者培養」三方面為中文學術期刊建設的持續發力指明了方向。


image.jpg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語言理論與語言教學研究分會秘書長、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盧福波教授演講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語言理論與語言教學研究分會秘書長、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盧福波教授在報告《基於漢語特點的國際中文漢字詞語教學探討》中,立足於漢字表義的特點,探討了漢字、語素和語構系統一致的表義性及其之間的相互關係,並站在國際中文教學的角度,對如何確立並實施漢字詞語教學方法進行了分享。


image.jpg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禤健聰教授演講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禤健聰教授在報告《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協同共享」培養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中指出,高質量的國際中文教育專業人才是事業發展的關鍵保障,應遵循專業博士培養的基本規律,立足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綜合性和國際中文教育學科的交叉性,秉承「集成、合作、融合與共享」的理念,構建「協同共享」的培養模式。


image.jpg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國際教育事務長、鳳凰書院院長陳曦教授演講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國際教育事務長、鳳凰書院院長陳曦教授在題為《區域國別視域下的語言研究與國際中文教育培訓》的報告中闡述了在大灣區進行國際中文教育師資培訓的現狀、意義和策略,並提出了合作設想和實踐價值。

在這十六場報告中,各位專家學者緊密圍繞「語言、教育、文化研究與推廣」這一主題,從語言本體研究、語言教學策略及實踐、專業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文化傳播以及跨文化交際等角度出發,積極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與師生們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除主旨演講嘉賓外,一同出席研討會的還有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孔梓副教授、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國際中文系主任李海燕副教授以及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辦公室主任劉怡菲老師。


image.jpg

嘉賓合照

最後,研討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張洪明院長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表示,在這場學術盛宴中,16位專家的報告主題涵蓋了中文教育的各個領域:從宏觀敘事到微觀研究,從語言理論到語言教學,從人才培養到期刊建設,從教學法到案例,以及跨文化研究、語言政策等都有涉獵。大家在此能夠歡聚一堂,共同探討學界關心的重要問題,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

本次研討會結合了國際學院「葡風澳韻講壇」與「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中關於「語言、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理念,通過學界同仁間的深入研討與溝通,使聽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進行跨文化的思維碰撞,深化了人們對於「語言、教育、文化研究與推廣」的認識和理解,對於完善相關領域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推動學術研究與學術期刊的發展、促進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