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教育博士

課程簡介

  • 課程期限

    本課程正常修業期限為3,最長修業期限為6年。

  • 授課方式

    面授課程

  • 授課語言

    中文/英文

  • 學術領域 / 知識範疇

    語言學/漢語教育

學習計劃

學生經過第一學年的科目學習後,與導師商定確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應符合本課程的培養目標。

課程設置

表一:必修科目 (21學分)

序號

科目名稱

學分

種類

備注

1

語言教學研究方法

3

必修

所有必修科目在第一學年完成

2

全球化視野中的語言教育

3

必修

3

國際漢語教學專題

3

必修

4

漢語教育與中國文化傳播

3

必修

5

教育心理學

3

必修

6

第二語言習得

3

必修

7

專業葡語/專業英語

(任選一科)

3

必修

表二:選修科目(6學分)

序號

科目名稱

學分

種類

備注

1

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專題

3

選修

在導師建議下選擇其中兩個專題修讀,取得6學分

2

漢語研究與漢語教學專題

3

選修

3

多元文化與跨文化交際專題

3

選修

表三:其它(6學分)

序號

科目名稱

學分

種類

備注

1

教學實習

3

必修

第二學年完成,教學實習總時數一般為60小時,並提交1篇實習報告

2

學術論文

3

必修

參看“七、教學要求4.”

表四:學位論文(12學分)

序號

科目名稱

學分

種類

要求

備注

1

論文

12

必修

字數不少於8萬字

第二、三學年完成


科目簡介

必修科目

語言教學研究方法 (3學分)

本科目是研討語言教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課,包括對國外語言教學研究理論的分析和對以漢語作為目的語教學的研究理論的討論兩大主體。並將尤其注重漢語作為目的語的教學研究理論探討,以期推進師生此領域的研究與反思。

 

教育心理學 (3學分)

本科目為學生提供教育心理學理論框架和實踐案例分析,包括普遍教育心理學理論、針對外語教學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及其對應的教育案例探討。這門科目為漢語國際博士增添教育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結合教育學研究方法,探討漢語語言教育中的學習者心理與學習行為、教師心理與教師行為等。

 

全球化視野中的語言教育 (3學分)

本科目主旨在於將漢語國際教育放置在全球化趨勢下客觀認識並加以研究,將其與不同國家在世界範圍內開展的語言教育相比較,尤其關注語言教育實效、生源分布及其變化、各國語言教育機構發展趨勢等。注重當前漢語教育面臨的問題研究。

 

國際漢語教學專題 (3學分)

本科目注重研討漢語國際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真實案例分析的樣式,詳細探討漢語語音、詞匯、語法、文字等各組成要素的教學方法、技巧、效果與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漢語教育和中國文化傳播 (3學分)

本科目主旨在於探討漢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本體和承載文化傳播的載體之間的關係,啟發學生發現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相關性和區別度,如何更好地在語言教學中融入文化內涵等。

 

第二語言習得 (3學分)

本科目回顧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主要流派和觀點、當前研究前沿課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理論的認識,並培養學生從漢語特點出發,探索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規律和特點。

 

教學實習 (3學分)

教學實習包括授課、擔任輔導和完成實習導師交給的其他教學活動任務,成績評定分通過和不通過兩類。實習結束後,學生需帶回實習單位負責人簽署的實習鑒定書,並需提交1篇實習報告(附真實實習圖片),並在實習交流會上作ppt報告。其他具體細則參照國際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博士海外實習條例執行。

 

學術論文 (3學分)

學生最遲在第三學年上學期應完成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論文主題屬於廣義的漢語國際教育研究,所發表的期刊需由學院學術委員會研究生學術咨詢小組認可。成績評定分通過和不通過兩類。

 

外語必修(二選一)

專業葡語 (3學分)

本科目主旨在於培養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交流並輔助教學和研究的能力。外語教學需要突出本專業領域常用詞匯、口語交流和書面閱讀能力的提升。配合本課程學習所要求的海外實習以及面向海外漢語教育的就業和研究方向,要求學生的專業外語達到較高水準。

 

專業英語 (3學分)

本科目主旨在於培養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交流並輔助教學和研究的能力。外語教學需要突出本專業領域常用詞匯、口語交流和書面閱讀能力的提升。配合本課程學習所要求的海外實習以及面向海外漢語教育的就業和研究向,要求學生的專業外語達到較高水準。

 

選修科目(三選二)

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專題 (3學分)

該專題包括教學法發展與創新、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網絡時代的教育發展、東西方教育觀念和方法對比研究等內容。在探討中外教學思想、教學法發展脈絡的前提下,關注國際教育界發展前沿。

 

多元文化與跨文化交際專題 (3學分)

該專題包括東西方文化對比研究、亞洲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際理論與實踐。結合授課教師豐富的海外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開展典型案例研討。

 

漢語研究與漢語教學專題 (3學分)

該專題包括漢語虛詞研究與教學、語言技能專項教學、語言測試理論與方法、語言類型學等板塊。根據授課教師的研究專長和領域開設不同分主題,主旨在於提升學生的語言學、語言教學理論素養,開拓學術視野。

 

論文

論文 (12學分)

需在18個月內完成一篇8萬字以上的學位論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技巧、中外語言文化對比、跨文化交際研究、語言測試研究等。論文要求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具有較高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學習要求

修讀共計45學分: 1. 第一學年,要求學生修讀完“表一”的七門必修科目和“表二”中的兩門選修科目,科目授課方式採用前沿理論講授、專題討論、指導閱讀等。每門科目結束後學生必須通過考試或提交一篇專題研究報告。學生的各科成績根據課堂討論、考試成績、專題報告等綜合評定。 2. 第二學年,要求學生完成教學實習,並提交1篇符合學院要求的實習報告。 3. 學生必須完成修讀並通過“表一”、“表二”規定的9個科目,取得27個學分後,需撰寫開題報告並完成開題答辯。完成開題答辯後方可根據學院制定的論文階段寫作流程進行正式寫作。論文寫作時間原則上為24個月。 4. 學生在讀期間需在大學認可的二級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至少一篇學術論文和一篇會議論文。發表學術論文需與畢業論文相關,成果發表並須符合大學“關於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的指引”要求。 5. 博士學位論文必須通過評審及論文答辯。

學習時間

1. 一般情況下,課程之科目修讀部分為12個月,論文寫作期為24個月(含教學實習期1個月)。 2. 課堂一般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六日間或晚間進行。

畢業資格

學生須符合下列各項規定,並經大學學術及教學委員會通過可獲頒發博士學位: 1. 在所屬課程之修業期內完成及通過學習計劃的要求,各科目成績(不含學位論文成績)累計平均積點不低於2.50; 2. 遵守大學的修讀守則; 3. 繳清指定費用及歸還所借的大學財物。 備註:所有課程大綱及學習計劃,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報所載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