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举办第二届葡风澳韵讲坛暨「世汉学会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建设研讨会

2024/04/08

image.jpg

现场大合照

由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主办的第二届葡风澳韵讲坛暨「世汉学会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建设研讨会于202446日在澳门科技大学N座礼堂举办。本次研讨会特邀境内外16位语言学及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前来演讲,吸引了校内外逾百名师生到场参与。本次研讨会是澳门科技大学建校24周年的校庆重点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倡议而举办的2024年「国际中文日」活动之一。

开幕式上,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讲座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热烈欢迎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他指出,中文不仅架起了文明互鉴的桥梁,也是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理解、实现社会包容的关键途径。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格局,加强中文与世界各国语言的双向交流,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更是语言研究者与国际中文教育者们毕生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会议的举办将极大地加强大中华地区「语言、教育、文化研究与推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


image.jpg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讲座教授致辞

此次研讨会共设三场分会,分别由国际学院魏慧萍副教授、胡波副教授和尤舒翔助理教授主持。与会专家为师生们带来了十六场内容丰富精彩的演讲


image.jpg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坚教授演讲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坚教授首先发表题为《加快塑造中华语言文化国际傅播新动能》的演讲。吴教授表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至关重要,而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是构建这一体系的主要抓手。在加强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程中,我们要立足全球视野,坚守人文交流初心,积极推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着力开拓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工作新局面。


image.jpg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演讲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在题为《国际中文教育舆中文世界化》的报告中,分别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与中文世界化的当前形势、机遇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可行方案和路径。他倡议应根据中文世界化的重新布局和推广的变化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各类社会生活活动,以中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文「世界化」未来可期。


image.jpg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教授演讲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教授在报告《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舆文化传播:厦门大学的实践舆创新》中以厦门大学为例,分三部分详细阐释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应为」——接续交流合作的传统与基础;「有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和发展;「可为」——应对挑战创新式开拓与发展。


image.jpg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教授演讲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教授在演讲《弱传播舆强共情: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的方略探微》中提出从「弱传播」叙事体系为着眼点,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达到「强共情」传播效果的路径,并以主题为「中式艺术生活的『情、趣、味、美』教学实践展示了如何「重返事物本身,回到我们实际体验的世界」。


image.jp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陈恩维教授演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陈恩维教授的演讲《罗明坚舆国际中文教育的缘起》以传教士罗明坚为例,介绍了他的汉语学习材料、学习方法、留下的汉语学习遗产以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陈教授表示:我们对于中国传统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的效能及蒙学的世界性文化意义的重新评估,对当代中西人文交流互鉴仍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


image.jpg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李行德教授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李行德教授在题为《双语社会中的一种言文不一致现象》的演讲中,从香港社会存在的「言文不一致」现象入手,讨论了造成这种语体混合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以及对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他提出,应改变学术评估体系,提高学术中文的地位,投入资源、加强学术本土化,并在校内订立和推行更明确的语言政策,要求学生有足够能力用中文表达学术思想。


image.jpg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原系主任潘海华讲座教授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原系主任潘海华讲座教授在演讲《从形式句法语义看「自指」和「转指」》中,从「汉语形式句法」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自指和转指的分类、定义界限不清的现状,以及该分类给句法讨论和统一分析等研究带来的困难和矛盾,引发了听众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


image.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语言学》原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胡建华教授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语言学》原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胡建华教授在《新描写主义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报告中指出,通过微观来看待共性和个性,对国际中文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国际中文教育的重点是语言的教育,而语言的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微观上。若从新描写主义的视角探讨儿童语言获得和二语习得,都要进行微观分析,而双向生长模式是一个进行微观描写、细粒刻画分析的理论框架。


image.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深圳市孔雀鹏城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刘丹青教授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深圳市孔雀鹏城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刘丹青教授在演讲《「80后」类年龄表达的语言文化动因及其理论含义》中,从汉语年龄表述出现显著迭代这一现象入手,通过数据观察,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趋势及理论含义,并指出上述现象反映出语言库藏对文化和认知模式的强大反作用。


image.jpg

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袁毓林讲座教授演讲 

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袁毓林讲座教授在题为《ChatGPT语境下语言学的挑战和出路》的报告中讨论了ChatGPT等大模型给语言学家带来的挑战,倡导有志于面向人工智能语义学研究的年轻学者能够从语言学角度去关心和研究分布式语义学,并提出了语言学家跟ChatGPT等大模型之间存在的嵌入、副驾驶及智能体这三种协作模式。


image.jpg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粤港澳术语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周荐教授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粤港澳术语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周荐教授的报告《近现代新词与外来概念的和谐共生》从「汉语词形演变的文化特点」「近现代外来概念中文表述的词汇选择」和「日本汉字词取用的从权及其与汉语词的契合」三方面探讨了汉语近现代新词与外来概念的和谐共生。他表示,汉语词汇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每一个重要变化,都是因为社会飞速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新概念产生了对于负载新概念的新词汇单位的需求。


image.jpg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特聘教授演讲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特聘教授在报告《多元一体的华语世界》中从「三环同心圆」理论出发探讨了华语环圈的分类标准及具体范围,指出处于不同环圈内的华语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和传播模式。他指出,可借鉴英语国际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推动汉语的国际化进程,并呼吁应给予境内外广泛存在的普通话变体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尊严。


image.jpg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冯丽萍教授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冯丽萍教授在报告《以高质量学术期刊支持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中论述了学术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多层次、多视角设计论题」「精准约稿与开放投稿」和「关注青年学者培养」三方面为中文学术期刊建设的持续发力指明了方向。


image.jpg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卢福波教授演讲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卢福波教授在报告《基于汉语特点的国际中文汉字词语教学探讨》中,立足于汉字表义的特点,探讨了汉字、语素和语构系统一致的表义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站在国际中文教学的角度,对如何确立并实施汉字词语教学方法进行了分享。


image.jpg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教授演讲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禤健聪教授在报告《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协同共享」培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中指出,高质量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应遵循专业博士培养的基本规律,立足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综合性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交叉性,秉承「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理念,构建「协同共享」的培养模式。


image.jpg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教育事务长、凤凰书院院长陈曦教授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教育事务长、凤凰书院院长陈曦教授在题为《区域国别视域下的语言研究与国际中文教育培训》的报告中阐述了在大湾区进行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意义和策略,并提出了合作设想和实践价值。

在这十六场报告中,各位专家学者紧密围绕「语言、教育、文化研究与推广」这一主题,从语言本体研究、语言教学策略及实践、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文化传播以及跨文化交际等角度出发,积极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除主旨演讲嘉宾外,一同出席研讨会的还有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孔梓副教授、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中文系主任李海燕副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办公室主任刘怡菲老师。


image.jpg

嘉宾合照

最后,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张洪明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在这场学术盛宴中,16位专家的报告主题涵盖了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从宏观叙事到微观研究,从语言理论到语言教学,从人才培养到期刊建设,从教学法到案例,以及跨文化研究、语言政策等都有涉猎。大家在此能够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本次研讨会结合了国际学院「葡风澳韵讲坛」与「世汉学会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中关于「语言、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理念,通过学界同仁间的深入研讨与沟通,使听众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的思维碰撞,深化了人们对于「语言、教育、文化研究与推广」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完善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推动学术研究与学术期刊的发展、促进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