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合影
由国际学院主办的“大脑与语言:澳大-澳科大联合专题研讨会”于2024年12月11日在澳门科技大学圆满举行。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讲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谭力海院长、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特聘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德凤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胡波副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院长李丽青副教授、澳门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黄瑞松助理教授、澳门大学梁汀滢博士及两校的博士生潘韦功、沈韵琪、李月明等参与研讨会。
张洪明院长致欢迎辞
澳门科技大学张洪明院长在研讨会上致欢迎辞,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如何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fMRI)、脑磁图检测技术(MEG)、植入式神经电极和多模态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深入了解语言在大脑中的处理机制、以及语言与音乐在大脑特定区域如何交互作用。
左为谭力海特聘教授,右为张洪明院长
谭力海教授深入介绍了如何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对人类语言功能大脑区域进行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精确的图像和资料,谭教授向与会学者展示了语言处理区域的定位,以及各个语言处理区域的功能特点。李德凤教授提供了澳门大学在大脑与语言认知方面研究的概览,以及在该领域的重要成就和未来研究方向。李丽青教授进一步介绍了澳门大学的大脑与语言认知项目,探讨了这些研究如何应用于个人化的精准医疗,尤其是在高清晰度大脑语言与运动功能图谱上的开发。
研讨会亮点之一是由黄瑞松助理教授团队开发的多模态多语言功能大脑图谱项目的成果:其基于表面的多模态多语言功能映射,为理解多语言处理提供了新视角,而其富有创意的工程学解决方案也为神经语言科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灵感与新思路。在研讨会上,澳大梁汀滢博士展示了母语和非母语者大脑信息处理路径和速度差异的研究,并以生动的动态图像展示了这一研究成果。澳大博士生李月明汇报了与黄瑞松助理教授共同探讨跨模态语言与音乐加工的大脑信息流动路径、吹奏乐器与说话时不同韵律结构的大脑信息流动对比、以及二胡演奏时视觉与听觉反馈的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情况。
张洪明院长在会上简要介绍了澳门科技大学在大脑、语言、音乐交叉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其博士生沈韵琪随后对该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人类语言音高处理的神经机制及其特异性,以及音乐与语言加工中的神经重迭及交互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最后于全体成员一起参与的开放讨论中结束,参与者就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合作机会。此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澳门科技大学在神经、语言、心理、教育诸领域的研究潜力,也为未来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