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港澳赛区比赛在澳门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参赛队荣获冠军。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都会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5支代表队围绕「数智赋能教学,中文联通世界」的主题同台竞技,展现了港澳地区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成果。
案例大赛港澳赛区合影
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担任行业指导。本届大赛由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并首次设立港澳赛区,旨在为港澳地区高校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本届港澳赛区比赛由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协办。
张洪明院长致欢迎辞
开幕仪式上,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总监张洪明讲座教授代表协办单位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澳门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以及澳科大国际学院作为内地之外唯一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他强调本次大赛为港澳地区学子搭建了汇聚智慧、共促成长的交流平台,希望参赛选手能充分展现专业素养和创新成果。第二届案例大赛执委会秘书长叶军教授随后致辞,介绍了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兼具导向性、示范性和实践性的专业竞赛。他强调了本赛事在推动研究生教学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对港澳赛区的设立给予充分肯定。
第二届案例大赛执委会秘书长叶军教授致辞
本届大赛采用创新的「案例展示与互评」形式,分两场进行。评委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叶军教授、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胡建刚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邵宜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韩明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盛双霞副教授担任。
第一场由香港科技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两支队伍对决。香港科技大学「天生一队」展示了《在AI与语言学习之间寻找平衡——一个中文项目式课堂的教育叙事》,澳门科技大学「穿越智者联盟队」展示了《微镜头·大世界:数智赋能下的伊朗中文课堂与文化联通之旅》。两队不仅深入分析了各自的教学案例,还相互点评并展开论辩。在评委提问环节,专家们围绕教学案例的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交流,两队选手的精彩回应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第二场由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三支队伍同台竞技。香港都会大学「传道授业解惑队」带来《从「我不会写中文」到完整语篇:以「阅读促进学习」教学法教授非华语学生的创意与成功》,香港教育大学「越学越棒队」展示了《从「似曾相识」到「心领神会」:融入汉越词与AI赋能的越南中文词汇教学》,澳门城市大学「三角智鼎队」则分享了《老师,你教的中文「已下架」——一场「教」与「学」的需求错位与重构实践》。三支队伍轮流展示、互相评议;在随后的评委提问环节中,专家们就各队的教学实践与选手们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后,华东师范大学刘弘副教授宣布了比赛结果:澳门科技大学「穿越智者联盟队」荣获第一名,该队由国际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在读博士生寇庆佳、齐鸣、靳杰、刘婧妤组成,指导老师为尤舒翔助理教授与王思程讲师。澳门城市大学「三角智鼎队」获第二名,香港科技大学「天生一队」获第三名。
冠军队伍澳门科技大学「穿越智者联盟队」合影
叶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参赛案例的专业水平,并鼓励港澳地区高校明年继续积极参与大赛。赛后,评委专家与各参赛队伍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参赛选手表示,通过本次比赛展示了自己的案例,也从其他团队中获得了新的启发。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港澳地区国际中文教育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展现了新一代中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培养高层次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