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院2509學期第一次「學術分享會」順利舉行

2025/11/07

2025年10月28日下午,國際學院舉行2025/26學年第一次學術分享會。本次學術分享會由2025級創意寫作博士生組織,國際學院趙海霞副教授、創意寫作博士二年級學生劉健、一年級學生何回、高珊、孫方寧共五位師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國際學院鄭應峰助理教授、蕭寶鳳助理教授等教師及約二十名碩博士生出席了本次活動。

學術分享會合影

何回同學作為首位講者,以《如何講述“傳統”?——論廣東兒童故事中非遺元素的裝置性功能》為題,提出非遺元素在兒童故事中具有“意識形態國家裝置”的功能。高珊同學在《異質與複現:克蘇魯神話IP跨媒材改編作品的媒材考古學》中,引入媒介考古學的物質性、異質性與複現性視角,探討克蘇魯神話何以在百年間持續煥發生命力。孫方寧同學以《AI重塑“文化聲景”:影視聲音設計的突破與表達》為題,梳理了從單聲道到全景聲的技術演進,揭示電影聲音設計從客觀捕捉到主觀編排的完整創作鏈條。劉健同學以《海外華人的科幻小說創作——以伍家球、泰德・姜、劉宇昆為主要線索》為題,梳理了海外華人科幻作家的創作脈絡,表現了海外華人科幻創作不自我設限,向整個人類世界與人類文明開放的胸懷與氣度。

創意寫作課程博士生何回、高珊、孫方寧進行學術分享

創意寫作課程博士生劉健進行學術分享

學生學術分享結束後,趙海霞副教授、鄭應峰助理教授、蕭寶鳳助理教授分別對四個研究進行點評,充分肯定了各位同學在學術選題上所展現的創新性,同時也對各位同學在各自研究領域的未來推進方向做出了細緻指導。最後,趙海霞副教授以《創意寫作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一文,通過計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的發文量、發文刊物,集群,並在此基礎上系統闡述了學科發展的未來方向。

趙海霞副教授進行點評和學術分享

鄭應峰助理教授進行點評

蕭寶鳳助理教授進行點評

在主題自由討論環節,師生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對創意寫作如何助力文化創新的看法,會議在融洽歡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學術分享會是國際學院舉行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旨在為學院師生搭建學術成果交流的平台。本場分享會不僅彰顯了創意寫作師生在理論創新與研究深度上的顯著進步,也體現了年輕一代學者立足本土、面向未來的學術擔當,同時更飽含著學術代際之間、師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關懷的研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