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合影
由國際學院主辦的“大腦與語言:澳大-澳科大聯合專題研討會”於2024年12月11日在澳門科技大學圓滿舉行。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講座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譚力海院長、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特聘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德鳳特聘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胡波副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李麗青副教授、澳門大學協同創新研究院黃瑞松助理教授、澳門大學梁汀瀅博士及兩校的博士生潘韋功、沈韻琪、李月明等參與研討會。
張洪明院長致歡迎辭
澳門科技大學張洪明院長在研討會上致歡迎辭,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如何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fMRI)、腦磁圖檢測技術(MEG)、植入式神經電極和多模態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深入瞭解語言在大腦中的處理機制、以及語言與音樂在大腦特定區域如何交互作用。
左為譚力海特聘教授,右為張洪明院長
譚力海教授深入介绍了如何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對人類語言功能大腦區域進行研究的最新進展。通過精確的圖像和資料,譚教授向與會學者展示了語言處理區域的定位,以及各個語言處理區域的功能特點。李德鳳教授提供了澳門大學在大腦與語言認知方面研究的概覽,以及在該領域的重要成就和未來研究方向。李麗青教授進一步介紹了澳門大學的大腦與語言認知項目,探討了這些研究如何應用於個人化的精准醫療,尤其是在高清晰度大腦語言與運動功能圖譜上的開發。
研討會亮点之一是由黃瑞松助理教授團隊開發的多模態多語言功能大腦圖譜項目的成果:其基於表面的多模態多語言功能映射,為理解多語言處理提供了新視角,而其富有創意的工程學解決方案也為神經語言科學研究提供了諸多新靈感與新思路。在研討會上,澳大梁汀瀅博士展示了母語和非母語者大腦信息處理路徑和速度差異的研究,並以生動的動態圖像展示了這一研究成果。澳大博士生李月明匯報了與黃瑞松助理教授共同探討跨模態語言與音樂加工的大腦信息流動路徑、吹奏樂器與說話時不同韻律結構的大腦信息流動對比、以及二胡演奏時視覺與聽覺反饋的大腦機制研究的進展情況。
張洪明院長在會上簡要介紹了澳門科技大學在大腦、語言、音樂交叉領域所進行的研究,其博士生沈韻琪隨後對該研究的理論框架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對人類語言音高處理的神經機制及其特異性,以及音樂與語言加工中的神經重疊及交互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
研討會最後於全體成員一起參與的開放討論中結束,參與者就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合作機會。此次研討會不僅展示了澳門科技大學在神經、語言、心理、教育諸領域的研究潛力,也為未來跨學科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