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及中文聯盟的倡議下,2025年4月22日,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及「一帶一路」葡西語國家與地區中文師資培訓基地共同舉辦了一場「國際中文日」活動。國際學院國際漢語教育專業一年級博士研究生以「中文:穿越時空的禮物」為主題,為巴西塞爾希培州公立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Sergipe)的學生開展了一次線上甲骨文教學活動。通過線上互動平臺,巴西學生參與了一場融合現代數字技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浸式體驗,深切感受到中國語言文字與文化的獨特魅力。
澳科大國際漢語教育專業博士生向巴西學生介紹甲骨文
活動中,國際漢語教育專業博士課程一年級的研究生們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巴西學生生動講解了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及其文化內涵。隨後,他們向巴西學生介紹了甲骨文的背景知識,並開展了十二生肖甲骨文競猜活動。參與活動的巴西學生通過動態拆解的古文字動畫,將現代生肖形象與三千年前的甲骨符號逐一對應。屏幕前不時傳來恍然大悟的驚歎聲,巴西學生麗思興奮地表示:「原來『龍』字真的是畫了一條捲曲的神獸!」這種穿越時空的文字解密,讓抽象的文化符號變得鮮活可觸。爲了讓文化體驗更具互動性,本次教學活動中還特別設置了用平板繪製自己生肖甲骨文的創意環節。學生們運用觸控筆和繪圖軟件,在數字畫布上描繪出精美的甲骨文字,筆尖遊走間,龜甲獸骨上的斑駁紋路在數字墨跡中重生,三千年前的文明密碼綻放於賽博空間。活動尾聲,全體參與者通過線上會議室齊聲送上祝福:「澳門科技大學明天會更好,國際中文日明年再見!」活動結束後,學生們手繪的甲骨文生肖圖案經3D打印技術轉化,蛻變爲一組玲瓏剔透的浮雕鑰匙扣。這份凝結漢字美學基因的文創禮品,最終贈予每位參與者的跨國語伴,讓古老文字在指尖煥發新生。
十二生肖甲骨文展示
巴西學生展示甲骨文學習成果
此次「國際中文日」活動以漢字爲載體,通過甲骨文這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符號,搭建起文化溝通的橋樑。參與者們不僅領略了漢字三千多年的演變歷史,更深刻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化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