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主办的2024-2025学年英语专业名师分享会(第二场)「AI时代的语义学:学习和应用的创新」于2025年4月24日下午在大学B103举行,同期举办专题工作坊。本场活动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文化和语言学系蒋严教授主讲,吸引了来自各学院的师生及语言学研究者参与。活动由国际学院胡波副教授主持。
蒋严教授讲座
蒋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文化和语言学系教授,著名形式语义学家。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领域涵盖语义学、语用学及跨文化话语分析。著述有《形式语义学引论》(与潘海华合着)、《关联:交际与认知》(译作)、《走进形式语用学》(主编)、 《上海风情话》(与石定栩合着)等。
讲座中,蒋严教授首先分享其于澳科大教学的新尝试——「反转课堂」(Flipping the Classroom)。他鼓励学生利用Deepseek平台预习语义学概念与技术,并在课堂上轮流汇报研究成果,再由教师点评后指导学生完成学期论文。此模式将原本教师只能讲授的十余个课程专题扩展至七十多个,学生贡献占课堂内容三分之一以上。蒋教授强调,此举旨在推动互动式(Interactive)与共建式(Co-constructive)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场师生就该模式的成效与改进空间展开讨论。胡波副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就大学生群体使用AI情况的相关研究,英语专业硕士生也积极分享自己在使用AI学习语义学时的收获和困难。现场讨论热烈,掌声不断。
胡波副教授发言
外国语硕士英语专业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活动第二部分聚焦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应用性研究。蒋教授结合广义话语分析,介绍其与硕博士研究生合作设计的新课题,强调理论深度与语料实证分析并重。他邀请在场博士生分享各自研究方向,激发跨领域灵感,并探讨AI时代下语言学研究的创新思路。随后,蒋教授从“后真相”的概念谈起,结合中国近期的非官方事件,与现场师生共同探讨后真相时代为语义学、语用学带来的应用研究课题。提出后真相时代语义学的社会责任:如何从语言学角度解析中文世界的后真相案例,并将理论转化为「对抗后真相」的实践工具。蒋教授鼓励现场同学从多维度切入研究,使语义学突破学术边界,成为公众辨识真伪、理解世界的关键助力。
专题工作坊中,蒋教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点,思考AI时代背景下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哪些新特点、新方法、新问题。并结合实际语料,与同学们进行深度分析和讨论。现场互动频繁,反响热烈。参与者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启发,收获颇丰,为自己在AI时代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英语专业名师分享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