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育發展中心總監張洪明講座教授於近日受韓國延世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金鉉哲教授之邀,訪問該校並舉辦學術講座。延世大學是韓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享有盛譽,2025年全球大學QS排名中,延世大學位居第56名,為全韓第三。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影響力評價”中,延世大學綜合排名世界第11位,在韓國大學中排名最高。此次訪問雙方根據已簽署的合作協議,就語言、教育、跨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及如何進一步推動未來的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
張洪明院長在演講
訪問期間,張洪明院長還應邀在該校中國研究院舉辦了學術講座,題目是“AI 如何翻譯與創作詩歌?—— 來自人類的挑戰”。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包括試圖改變我們的語言觀。通過對格律詩創作、翻譯、兒童語言習得機制等案例的具體研究,張洪明院長在講座中詳細探討了人工智能(AI)與人類智能(HI)的異同,指出要區分硅基與碳基、科學與技術、創造與創新、發明與發現等概念的不同。並通過實例分析證明,人工智能是“語言模塊+概率”,而人類智能則是“語言模塊+知識模塊+生成”;人類由造物主(大自然)創造,而AI則是由人類創造;AI 是人類創造的工具,而非人類的競爭對手;AI 不會取代人類,但不能與時俱進的從業者會被善用 AI 的從業者取代,善用AI者,不會被 AI 取代。張洪明院長最後談到,人工智能時代的弊端已初現端倪,算力和算法的問題已經出現,機器無法取代人類,但平庸的腦力活動和重複性機械活動將被機器替代。雖然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都能提供幫助,但卻取代不了任何一個行業,拯救各行業者只有從業者自己。
張洪明院長與延世大學中國研究院師生合影
其左側是該校研究生院金鉉哲院長,右側是文學院金兌垠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