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31日,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語言理論與語言教育研究分會第四屆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本次研討會以「AI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及會員代表逾400人參加。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講座教授應邀出席,主持8月30日上午的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大模型時代的語言研究,何去何從?》的首場大會主旨報告。
張洪明院長(左一)主持研討會開幕式
張院長在報告中指出,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深刻改變全球發展格局,既為人類社會帶來便利,也為語言領域帶來新問題與新挑戰,包括對傳統語言觀的衝擊與重塑。他以ChatGPT等生成式大語言模型為例,強調其對各行各業已產生深遠影響,但透過兒童語言習得機制、翻譯實踐、格律詩創作等具體研究案例可見,AI與人類智能存在本質差異,絕不會取代人類;但行業內未能與時俱進的從業者,將被善用AI的同行取代。張院長進一步強調,面對AI浪潮,語言研究者需先釐清核心概念與基本事實,再合理運用AI技術,讓其服務於學術研究。張院長的觀點引發與會者的廣泛共鳴與熱烈討論。
張洪明院長發表首場大會報告
8月30日晚,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語言理論與語言教育研究分會換屆大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會議嚴格依照《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章程》與《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語言理論與語言教育研究分會第二屆理事會選舉辦法》,先後聽取、審議並一致通過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隨後經全體與會會員代表投票,選舉產生第二屆理事會成員。張洪明院長連任分會理事長,國際學院研究生課程主任尤舒翔助理教授當選為副秘書長。
張洪明院長連任分會理事長並主持召開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成立於1987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國際社會組織和非營利性民間學術團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秘書處設於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是目前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中文教學學術社團。語言理論與語言教育研究分會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的核心分支機構,主要職能包括解決語言教學中出現的學理問題、為語言教師提供必要的語言學幫助、致力於提高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理論水平。根據《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章程》規定,分支機構理事會每屆任期三年。本次新選舉產生的第二屆分會理事會由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的19位專家、學者組成,將在未來三年持續推動語言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