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葡西语国家与地区文化互鉴专题研讨会大合照
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一带一路」中国-葡西语国家与地区文化互鉴专题研讨会在澳门科技大学N座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承办、澳门基金会赞助,并由「一带一路」葡西语国家与地区中文师资培训基地、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葡西语国家与地区文化教育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澳门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共同协办。
会议开幕式由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庞川教授致欢迎辞。庞川副校长在欢迎辞中指出,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设有「澳门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专注于拉美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研究;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了「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葡西语国家与地区语言文化教育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推动语言与文化教育的深入研究;同时,还建有「一带一路葡西语国家与地区中文师资培训基地」,积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葡西语国家的发展。此外,澳科大设有西班牙语DELE考试中心与巴西葡萄牙语Celpe-Bras考试中心,为大湾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语言能力测试条件,进一步提升了澳门在葡西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这些优势均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良好的开展条件与基础。出席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的嘉宾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以楠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三级调研员李咏乐先生、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钟怡女士以及澳门教育及青年局高等教育厅代厅长岑晓东先生。
庞川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本次研讨会设有两场主旨报告、两个分会场报告以及一场针对葡语国家《国际中文教育水平等级标准》教材的编撰与推广研究的专题分享会。会议主题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与语言政策、国别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等三大板块,邀请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巴西、韩国、中国内地以及中国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就会议主题进行了分享与讨论。主要与会嘉宾包括韩国延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金铉哲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丁浩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徐亦行教授、澳门大学葡文系主任João Veloso教授、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教授、上海大学曹辛华特聘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周敏康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学Giorgio Francesco Arcodia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卢德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黄良喜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曾敬涵教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路云副教授、中山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廖悦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葡萄牙语系主任文卓君副教授、葡萄牙里斯本大学语言中心主任Jorge Alexandre Loureiro Pinto副教授、巴西塞吉佩联邦大学国际关系处主任Érica Cristina Alexandre Winand副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王晰灏副教授、葡萄牙米尼奥大学语言中心主任Bruna Patrícia Cardoso Peixoto 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王渊助理教授以及澳门理工大学张辰讲师。
提问环节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发言
第一场主旨报告围绕国别研究这一主题,共六位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在经济层面、政策层面及双语人才培养层面进行了学术分享,其中,北京大学的陈明教授介绍了北大外国语学院的“语藏” 计划,通过对双语史料的挖掘来深入揭示中外文明互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第二场主旨报告围绕跨文化研究这一主题,共五位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在跨文化交流层面学术分享,其中,北京语言大学的卢德平教授从国际中文教育视角分析了文化互鉴融合的日常化倾向,为中葡/西双语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启示。两个分会场的演讲主要围绕语言教学与语言政策这一主题,尤其是中葡和中西双语人才的培养,来自中国和西葡语国家的学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剖析并展开了深入讨论。在针对葡语国家《国际中文教育水平等级标准》教材的编撰与推广研究的专题分享会中,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科研团队展示了目前正在编写的针对葡语为母语者的对外汉语教材样章,各位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对本教材的优化建议与期许,编写团队将根据这些建议持续完善教材内容。
国际学院张洪明院长致闭幕辞
会议闭幕式中,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讲座教授表示,「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重要政策,而培养中葡双语人才是澳门特区政府的重要纲领之一。在此基础上,培养中西双语人才也被逐步提及,力求将澳门打造为中葡西的三语平台。最后,张院长对莅临此次活动的嘉宾表示了感谢,并强调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将持续为培养中葡/中西双语人才而努力,期待未来举办更多同类型研讨会,邀请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一同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