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合影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於2025年10月11日下午在大學N座219室舉辦「葡語國家《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教材的編撰與推廣研究」研討會。是次研討會匯聚巴西、葡萄牙、中國內地和港澳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面向葡語國家學習者的中文教材編寫與推廣,旨在推動中文教育在葡語國家的深入發展。國際學院張洪明院長致歡迎辭,對與會嘉賓表示誠摯感謝與熱烈歡迎。張院長指出,教材作爲中文教育的核心載體,對促進葡語國家中文教學質量與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並期待是次研討會能爲教材編撰提供創新思路與實踐方向。
張洪明講座教授致歡迎辭
研討會由國際學院胡波副教授主持,多位專家圍繞教材編寫的多個維度發表見解。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Universidad Autonoma de Barcelona, Spain )周敏康教授結合西班牙語教學經驗,提出教材應確保長期使用性,並搭建「紙質+在線」協同平臺,同時注重漢字教學的系統性。葡萄牙里斯本大學(University of Lisbon, Portugal) 語言中心主任Jordge Alexandre副教授從葡語國家的多元背景出發,強調教材需考慮學習者多樣化的經歷與文化背景,並融入日常語言交流情境,增強實用性。在教材互動性方面,巴西賽吉佩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Sergipe, Brazil )國際關係處主任Érica Cristina副教授建議加强對話設計與文化融合,通過引入電影、音樂、飲食等葡語文化元素,促進雙向交流與文化尊重。葡萄牙米尼奧大學(University of Minho, Portugal )語言中心主任Bruna Patrícia助理教授從教師使用角度出發,提出教材應針對初學者拼音學習習慣設計輔助標注,解釋筆順規則,並選用常用句子與詞彙,緊密聯繫日常生活。與會者一致認為,教材編寫對課程成功至關重要。上海外國語大學葡萄牙語教研室主任、葡萄牙研究中心主任徐亦行教授建議教材結構需具預見性,長期適用不同學習階段;應對比書面語與口語差異,並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習者進行文化比較與討論。同時,中山大學西班牙語系主任廖悅副教授強調平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實現從書寫、認讀到電腦輸出的全方位學習支持。針對葡語國家中文學習者數量較少的現狀,澳門大學葡文系主任João Veloso教授指出,教材編寫是填補教學資源空缺的關鍵,應充分利用專家資源,提升教材質量。
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周敏康教授發言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語言中心主任Jordge Alexandre 副教授發言
巴西賽吉佩聯邦大學國際關係處主任Érica Cristina副教授發言
葡萄牙米尼奧大學語言中心主任Bruna Patrícia助理教授發言
上海外國語大學葡萄牙語教研室主任、葡萄牙研究中心主任徐亦行教授發言
澳門大學葡文系主任João Veloso教授發言
中山大學西班牙語系主任廖悅副教授發言
是次研討會為葡語國家中文教材的編撰與推廣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指導,為共同推進中文教育在葡語國家的標準化、本土化與數字化發展提供方向。